什么是暈痣性白癜風?
科普:暈痣型白癜風又稱離心型白斑,暈痣在醫學上稱為離心性后天性白斑,1874年一個叫做Hebra的醫生首先記載了以色痣為中心的白斑,直到1916年才對本病進行了詳細的研究。目前多認為暈痣是白癜風的一種,有時和白癜風同時發生,所以有暈痣型白癜風一說。暈痣可發生于老人,也可發生于小兒。它好發于軀干部,特別是背部,偶爾見于頭面部,發生于上肢者極罕見。
身上有兩個部位長黑痣,當心癌變
通常每個人身上都會有紅色、黑色、灰色等各種顏色的色素痣,它是表皮、真皮內黑素細胞增多引起的皮膚表現,絕大多數都為良性。有兩種長在特殊部位的黑痣,癌變可能性高,建議有條件較好盡早到醫院切除。
四肢末端處
特別是腳掌、手掌、指甲下等處的色素痣。在我國常見的黑色素瘤類型中,約50%分布于手、腳、指甲下等四肢末端皮膚;
容易摩擦處
像胡須、肛門附近和戴胸罩等部位的痣,因為非常容易被摩擦刺激,導致惡變。
提醒大家:暈痣可以說是白癜風的一種類型,擴散也是暈痣大的特點之一。所以患者不僅要注意了解白癜風的相關常識,以免導致暈痣大面積擴散,更要及時到正規醫院接受科學規范的治療。在治療過程中,可把二者相結合起來同時治療,能達到顯著的效果。
需要注意的是,在出現暈痣時,應進行皮膚黏膜的檢查,以排除惡性黑色素瘤、發育不良痣等惡疾病的存在。如果出現的皮損癥狀不很明顯,應進行科學的檢查進行確診。確診之后要及時治療,才能避免暈痣的各種并發癥。
文章鏈接:http://www.jluwemedia.com/bdfzl/bdfzx/556.html